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熊梓帥)4月2日,張家界市人民檢察院檢委會大講堂第二十九期如期開講。本次大講堂圍繞電影《第二十條》展開討論,從全市選取11名觀影檢察干警來講述自身的觀后感悟,與全市檢察干警分享。
電影《第二十條》通過三個案件展開:村民反殺討債上門并強奸自己殘障老婆的村霸、公交司機出手拿滅火器砸傷猥褻鬧事流氓被判刑、檢察官的兒子在高中制止霸凌打傷了教導主任兒子可能被行政處罰。三起案件都因與辦案檢察官韓明的關系互相交織,三個案件背后都圍繞刑法第二十條有關正當防衛(wèi)的理解和認識展開。電影通過檢察官韓明心路歷程的變化,呈現(xiàn)了現(xiàn)實生活中正當防衛(wèi)的典型場景和認定難題。
“如何將‘解放思想’和‘高質(zhì)效辦好每一個案件’貫徹落實到實際辦案過程中?”慈利縣檢察院第一檢察部檢察官助理文明說,“一要全面、準確審查案件,轉(zhuǎn)變辦案理念,把好收集和審查證據(jù)這個辦理刑事案件的基礎關。二要用足用好自行補充偵查以提升刑事檢察辦案質(zhì)效,為高質(zhì)效辦好每一個案件鋪好基石。三要始終堅持法理情相統(tǒng)一,堅決防止“誰鬧誰有理”、“誰死傷誰有理”所導致的機械執(zhí)法、就案辦案?!?/p>
市檢察院案件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陳青林說,《刑法》第二十條在“沉睡”多年后醒來,首先是人民、社會的力量。進入新時代,人民對民主法治、公平正義有新的更高的要求是法治進步的根本原因;法治的進步是社會進步的縮影,需要每個人的參與;其次,是司法的力量。法律不是冷冰冰的,司法本來的樣子就是法理情相統(tǒng)一。
市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張蓉表示,新時代的檢察官應當樹牢法治信仰。實現(xiàn)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,是人民群眾的樸素期待,是我們司法工作的終極目標;應當努力成為新質(zhì)生產(chǎn)力的杰出代表。新質(zhì)生產(chǎn)力特點是創(chuàng)新、關鍵是質(zhì)優(yōu)、本質(zhì)是先進,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框架下,新質(zhì)生產(chǎn)力是實現(xiàn)高質(zhì)量發(fā)展的決定性力量,在檢察高質(zhì)量發(fā)展的語境中一定包括優(yōu)質(zhì)的檢察官;應當錨定目標矢志不渝。要把檢察事業(yè)融到國家、民族發(fā)展的大局當中去,建設一個富強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諧、美麗的世界。
公平正義之下,檢察官的定位是什么?檢察官要如何維護公平正義?市檢察院第五檢察部主任昌璐心中有自己的答案:檢察官在人民心中的形象,與檢察官的自我定位應該是同頻共振。一名合格的檢察官要有法的精神、法的行動、法的自省、法的擔當。心中充滿正義,目光不斷往返于事實和規(guī)范之間,秉持“如我在訴”的理念,避免就案辦案、機械辦案,將國法、天理、人情相統(tǒng)一,以最大程度地實現(xiàn)法律之善正。
武陵源區(qū)檢察院第一檢察部檢察官助理谷猛談及觀后感說:“電影《第二十條》對于我們檢察人員而言,如同一部深刻的教材。我們在辦理案件過程中,要做到情理法的有機統(tǒng)一,擔當法律層面的期待。同時,也要有打破先例的勇氣、注重案件的親歷、積極回應民眾關切、參與社會綜合治理,讓法條不再沉睡,讓民心成為法律最重要的支柱?!?/p>
桑植縣檢察院未檢團隊檢察官助理瞿曉穎感觸頗深,她認為法律最大的責任就是維護公平正義,加大力度懲治違法犯罪,不斷提高違法犯罪的成本,同時建立健全保障制度,解決見義勇為者的后顧之憂,鼓勵心存善念的人敢于挺身而出去制止不法侵害行為。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(tǒng),應該鼓勵和弘揚。正當防衛(wèi),防衛(wèi)的應該是違法者的不法侵害行為,而不是見義勇為所要承擔的法律代價。法不能向不法讓步,這是法律的尊嚴,也是依法治國的準則。
永定區(qū)檢察院第二檢察部副主任田宏竹說:“電影《第二十條》詮釋了《刑法》第二十條正當防衛(wèi)的制度內(nèi)涵和社會意義,宣揚了‘法,不能向不法讓步’的正義理念。電影啟示新時代的檢察人要轉(zhuǎn)變執(zhí)法理念,用辯證的思維參考判例,敢于和正確適用正當防衛(wèi)?!?/p>
“不忘初心、方得始終,檢察官不僅要追訴犯罪,也要防止無罪之人受到刑事追究?!鄙V部h檢察院專職檢委會委員韋嬋娟坦言,“電影第二十條不僅讓刑法第二十條重回大眾視野,還釋放了讓刑法第二十條將成為正當防衛(wèi)、見義勇為者,‘該出手時就出手’最強大的法律保障的信號。同時也折射出要堅決捍衛(wèi)‘法,不能向不法讓步’的法治精神?!?/p>
慈利縣檢察院第二檢察部檢察官助理鄧勤勤說:“電影《第二十條》反映了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樸素期待,是對機械執(zhí)法、就案辦案的警醒,是每一個檢察人員履職的必答題。在辦理案件過程中,不能機械適用條文規(guī)定,而要以‘如我在訴’的情感,實質(zhì)性化解矛盾,避免落入機械司法的窠臼?!?/p>
“人民不是抽象的符號,而是一個一個具體的人,有血有肉,有情感,有愛恨,有夢想,也有內(nèi)心的沖突和掙扎?!笔袡z察院第六檢察部檢察官助理胡宗旭說,作為檢察人員要在辦案中體現(xiàn)止于至善的追求,用法治擔當彰顯司法的溫度和公平正義的本色。
永定區(qū)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干警譚家慧說:“電影可以重放,人生不能重來。作為法律人,作為檢察干警,我們信奉的,不僅是法條上的理性思維,還有群眾最樸素的情感追求;我們追求的,不應只是把案子辦得正確,還要辦得更好。電影有結(jié)局,對法治的信仰沒有終點。為人民司法,為法治擔當,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?!?/p>
11名干警分享心得后,市院黨組成員、副檢察長、政治部主任許朝暉對所有選手給予了肯定,他表示全市檢察干警要按照應勇檢察長重要講話精神,做到三個“善于”:一要善于從法律條文中,深刻領悟法治精神。堅守公平正義,法不能向不法讓步;二要善于從紛繁復雜的監(jiān)督案件中,準確把握實質(zhì)法律關系;三要善于統(tǒng)籌法理情的有機統(tǒng)一,辦案就是辦當事人的人生。要求全市檢察干警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,以檢察工作現(xiàn)代化服務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。
“衙齋臥聽蕭蕭竹,疑是民間疾苦聲;些小吾曹州縣吏,一枝一葉總關情?!绷暯娇倳浽恢挂淮我眠@首詩來表達對人民的深厚感情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時刻將人民冷暖記掛在心頭,是他情到深處、自然而然的一種思想流露。全市檢察干警應當牢記于心,將這份感情帶到檢察工作當中,共勉之。
責編:蔣文娟
一審:蔣文娟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